說起安全事故,我們平常接觸最多的便是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或者有關安全生產的事故視頻、事故通報,很少會有全面系統的提及事故前的心理變化,可是心理上的活動軌跡又十分重要,所以,做好心理建設,對于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安全事故的發生,無外乎有以下幾種心理:
1.僥幸心理,這幾乎是我們最常見的違規心態,據調查顯示,68.2%的員工都曾有過因心存僥幸而不遵守操作規程的情況。他們為了省事方便,明知故犯一些明顯的違章行為,他們把出事的偶然性絕對化,還內心抱有“我知道這是違章,但是我也知道這不可能發生事故!”的想法,結果卻釀成了悲劇。所謂的“意外”,其實都是意料之中。
2.麻痹心理,主要表現在熟悉的工況、熟悉的環境、熟悉的流程等條件下,容易掉以輕心、漫不經心、粗心大意、放松警惕。有些員工在處理作業中發生的情況時,心不在焉、自以為是、安全敏感性降低,容易疏忽最關鍵的安全細節,對作業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失去警惕性。他們對自己的經驗盲目自信,認為自己絕對安全,從而產生麻痹心理。
3.惰性心理,所謂惰性,是指因主觀上的原因而無法按照既定的目標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具體到化工廠的操作中,是指在作業過程中為了盡量減少能量支出,不按操作規程執行,擅自將幾項操作內容合并起來,或者在未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用具的情況下擅自進行違章作業?!耙豁椧豁椬銎饋矶嗦闊┑?,又浪費時間,一起做,省時又省事。”、“短短幾步路,安全帽不用戴了?!边@樣的心理,想必很多人都有過,他們終將會為此而付出代價。
4.逞能心理,有逞能心理的作業者,往往表現出爭強好勝、貪圖虛榮的特征來,他們只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計后果、蠻干冒險。這樣的作業者,在逞能心理的驅使下,總是在作業過程中爭強好勝、極力表現自己的能力,可事實卻是他們除了毫無一用的、爆棚的自信心外,其他一無所用,他們將冒險視為英勇,結果害人又害己。
5.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從眾服從多數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只是一概的服從多數,隨大流走,這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是不可取的。在化工廠,這種行為尤其要值得警惕,“師帶徒”是化工廠的一種培養制度,師傅的行為會對徒弟造成深深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可估量。
6.逆反心理,是指接受信息者產生的與發出信息者的愿望和要求相抵觸的心理狀態是反從眾心理的特殊表現。這種心理分為兩種,一種是明顯性對抗,表現為當面頂撞,不但不悔改,反而亂發脾氣繼續違章;另一種是隱性對抗,表現為表面上服從管理、聽從說教,實際上卻我行我素、極度排斥、陽奉陰違。這兩種行為,不論哪種,都是不可取的。
7.好奇心理,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鮮事物或者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等心理傾向。當然,在人們遇到自己不懂的新事物時,普遍都會出現好奇心,總喜歡去嘗試一下,而將這種好奇心過分的付諸于行為,很可能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傷亡。這樣的情況不僅是新員工會有,資深的老員工看到新的機器的時候,也會出現好奇心理??墒窃谕耆粗那闆r下將好奇心付諸于實際行動,帶來的往往都是不好的后果。
防微杜漸,消除以上的事故發生前心理變化,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才是保證安全生產之“心”的根本。



			
 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