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是企業管理的最前沿陣地,班組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生產力。員工是構成班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班組也是員工工作和實現自身價值的良好平臺,班組建設也為公司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石。員工、班組、公司它們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聯系它們三者的重要環節就是班組長。因此,班組長作為企業的“兵頭將尾”起了至關重要作用。班組長的綜合素質就決定了班組建設的綜合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班組長沒有過硬的業務技術水平、沒有較高的管理水平、沒有一定的風險辨別意識怎么能夠建設一流的班組,沒有一流的班組何談一流的企業。
業務技能的提升
我是一名電氣運行班長,深知電氣工作的不易。電氣工作是一份復雜而又專業性極強的行業。從事電氣行業應當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系統到節點。首先,了解整個公司的電力系統,懂得系統的運行方式,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不受影響。其次,明確各設備相互之間的操作流程,以及單一設備的操作規程。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再次,了解電氣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組成部分,能夠正確、合理、規范的使用,還能快速、準確、安全的處理故障。
一個優秀的企業班組長首先應該要明確業務技能是主業。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才能夠有資格有能力去管理員工,員工才能夠聽從你的工作安排。尤其像我們電工行業,專業性強、設備更新換代快、新理論新知識日新月異、越來越追求智能化。要緊跟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努力的去學習,去適應新環境,去鉆研并付出行動才能不被行業所淘汰。班長不僅自身的業務技能要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帶動班組成員業務技能的提升,共同成長,共同為公司的生產保駕護航。
安全管理的提升
要去管安全首先得懂安全,安全不是簡單地一句口號。它是一門學科,是需要學習、認知、了解識別和付出行動的。要從看到事物的表象,想到事物的本質因素,從而舉一反三悟到更多事物發生的因素,再做到規避錯誤,真正做到“學”“思”“悟”“行”。要自覺地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處理事故的能力,擔負起安全責任。做任何事物都要有積極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要有風險辨別意識,學會排查事故隱患,并能夠制定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注重本質安全,提高個人防護措施和應急處置能力。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管理員工的安全。
無論企業怎么發展,發展到何種地步。都離不開安全的管理。企業的安全管理就是由許多個班組安全管理組成的。班組安,則企業安。班組全、則企業全。時時刻刻想安全。班組的安全管理必須要落到實處,不是掛在墻上的宣傳品。每個人的觀念就代表了他自己的態度,安全行為習慣至關重要。養成良好的觀念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一切的安全源于遵守規章制度。勤于動腦,勤于匯報,勤于溝通。每天安排工作要細致,認真檢查工作的質量。事故隱患的排查和處理要到位。做好班前檢查、班中檢查、班后復查工作?!胺彩率骂A則立,不預則廢”。安全工作更應該這樣,有個健全的預防機制才能穩定的生產。平時在班組多安全培訓,多安全學習,多安全檢查,多事故演練。讓每個班員都參與進來,形成每天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障每位班員的自身安全,設備的安全,裝置的長期穩定運行。

文化素養的提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知識不代表就具有文化,知識可以是學識。而文化則是富有底蘊的精神文明、淵博的道德思想,也是一種信仰的傳承。個人文化素質的就體現于為人處事,大大小小的事物中。不忘歷史,尊重歷史。去其糟粕,保留精髓。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學習中國共產黨人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寫就的百年。那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不解奮斗的百年。是值得我們每位員工去尊重和學習的榜樣。將那種艱苦奮斗、舍己為公的精神融入到我們班組建設當中去,更好的傳承于下一代員工。
善于溝通、勇于承擔
不管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任何事情都要和人打交道,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就是說話。溝通是人與人之間達成共識的重要方式,通過溝通,才能使信息得以傳遞,人際關系才得以建立。班組管理中溝通也是一種無法替代的有效手段。有效的溝通能夠減少許多爭端,也能夠化解許多矛盾。和班員之間的溝通要切合實際,從心出發,抓住重點,善于發現每個人的積極方面。尤其是對工作消極的員工,要了解清楚他所作事情的出發點,發現他的長處并通過積極有利的引導,讓他的優點釋放出更大的能量。建立起對工作的信心。善于交談,觀察每個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況,讓員工安心愉快的上班,增強團隊意識,提高班員的凝聚力。
班組長應當敢為人先,勇于面對。在班組工作當中要有擔當,做好各種工作的“帶頭人”。面對困難、面對危險班組長應該首當其沖,解決問題并保護好班員?!熬訍u其言而過其行”,要真抓實干、求真務實、敢于作為。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創新每個企業都發展成為新型現代化的企業。但員工的思想、觀念、技術可能相對陳舊落后,對于現代化企業班組的建設迫在眉睫。對于班組建設要從班組長綜合能力、安全管理、文化素養等多方位的全面發展。班組建設是個長期有效、繁重的工作。班組長應當好企業的“排頭兵”,做好班組建設。為企業的長久發展貢獻力量。



			
 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