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公司原水制備脫鹽水回收率72.91%、凝液回收利用率79.23%、中水回用回收利用率87.11%、污水排放合格率100%、平均排放49.18m3/h,鍋爐長周期連續運行204天,煙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顆粒物濃度持續超潔凈排放;噸水用藥、噸煤碳酸鈣、生石灰消耗量均實現自試運行以來最好水平且完成年度目標;修舊利廢10項,產生效益約120萬元;自主維修576項,自主防腐1400㎡,自主清淤2000余噸……
一組組數字,宣告2023年度水汽車間生產經營工作,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聚焦效益水汽,以創新深挖潛能
這一年,水汽車間始終堅持“科技引領創新,技改鑄就效益”的總方針,保障“作風提升年”活動總目標的實現。先后達成“鍋爐大傾角三防落煤管升級改造”“有機朗肯循環技術的工藝凝液熱量回收利用”“水資源深度高效綜合利用研究”等多項創新項目,以及正在推動實施的“循環水系統整體節能優化”“循環流化床鍋爐提質增效”等項目。形成全沫煤、凝液回收熱量節省標煤0.30t/h、節水……的優異成績。同時,面對行業持續下行的嚴峻形勢,嚴守安全環保紅線底線,全方位實施低成本戰略,穩生產降成本,挖潛力增效益,主要生產目標完成好于年初預期。
量化考評,持續推動員工積極性
年初,經由水汽車間黨支部討論研究決定,基于四個管理班組及生產技術人員實情出發,頒布“4+1”即班組加干部量化考評細則評比打分表,用以激發車間實干、大干、熱干新活力。
“與傳統獎金分配模式相比,量化‘互學互比’,讓車間內部整體‘動’了起來。合理具體量化考評,持續不斷將職工響應‘作風提升年’主課題推向建設的新高潮。”車間黨支部書記李永華介紹道。
量化考評投用后,持續完善,以更科學嚴謹細致化的量化得分,從而解決車間職工獎金分配的精細化。使職工業務素質及現場環境得到提升的同時,不但為實現作風提升年的主課題提供了保障,也為裝置長周期平穩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員工培訓,提高人才儲備
2023年以來,該車間針對青工廣、青工多等技能問題,變被動培訓為主動,以“因材施教”“員工施教”的模式摸清員工短板需求,持續提升一線員工的履職能力。以工藝、設備、安全、文化教育等專人專項培訓為主體,倡導“1+1”“1對N”專題培訓新模式,安排講師面向全體車間職工精準授課。
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截至發稿,該車間已完成組織管理人員培訓132課時、班組成員間相互學習144課時、崗位練兵26次。立足資源稟賦,班組操作人員正在由專人專崗到一人通崗的專業化轉變。探索崗位精英,推動基層人才持續化晉升。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后續水汽車間將持續組織員工向安全、環保、培訓、精細化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要效益,聚焦車間存在的痛點和難點,集思廣益,戰勝困難,進一步深挖各界區裝置潛能,以職工日新月異的“活點子”,持續助推公司高質量轉型發展,走向充滿科技創新的彬州之“春”。




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