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秋色盡,寒意漸入冬。在渭化公司生產裝置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整日在設備間、變電所、機柜間徘徊,即使汗水已打濕了衣服,但他們卻似乎感覺不到這陣陣寒意,神態無一絲懈怠,眼神中充滿著堅韌和責任,默默地守護著設備的正常運轉。

火眼精金讓隱患“無處遁形”
“滿君,你看這地面上的粉末是哪里來的?灰塵?”11月12日上午8點30分,計控電儀部檢修二班鄒慶堯兩人正在一期循環水泵房進行巡檢。
“這不像是普通的灰塵,像是什么磨損的鐵屑。”張滿君俯下身子謹慎地檢查地上的東西,仔細地用手反復搓磨,并將聽針搭在電機軸承上進行細細“把脈”,鄒慶堯則拿起手上的測溫儀和振動儀進行檢查……一系列動作下來,臉上早已滲出微微細汗,經過十幾分鐘的反復檢查、斟酌、判斷,兩人終于對這臺設備的診斷有了結果:這臺循環水泵的高壓電機“生病”了,需要立即進行“手術”。這一次巡檢的重大發現,直接避免了一次生產裝置跳車事故,保障了一期尿素裝置的穩定運行。
配電室里的淡淡糊味、接線端子發熱現象、電機運行聲音異常……今年以來,電儀人恪守盡責、勇于擔當、篤行實干,以專業的知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啄木鳥精神”去除設備“病根”,積極踐行“我的區域安全我負責,我的專業安全我負責”的責任理念。

主動擔當讓設備“長生不老”
“明明,這個開關柜咱倆來修。”11月17日,晚上11點30分,運行人員孔維成和王明明在311配電室進行送電操作時,發現濾液泵開關柜上的保護器顯示屏頻閃,不能正常使用。為了確保該設備能正常使用,孔維成和王明明兩人主動出擊,不等不靠,對該保護器進行維修,就地進行“匍匐式”作業,分工協作、默契配合,一人熟練地拆卸、記錄,一人精確地回裝,直到送電調試正常后,本次維護工作才落下帷幕。
“以后這種故障我也會處理,就不用再請教其他人了。”王明明直起腰來,心里成就感滿滿地說。
一直以來,計控電儀部嚴格落實設備管理制度,全員主動參與,架起“懂會能”人才培養的“快車道”,在生產實踐中“結碩果”,爭當設備安全的“守護者”。
筑牢根基當好設備的“主人”
“李強,1#卸車機設備故障,大臂還在車廂里,火車走不了了。”“好,我馬上過來。”
11日凌晨4點,三期1#卸車機控制系統突發故障。接到運行人員的電話,李強立即聯系了柳曦等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到了現場,他們分頭行動,拆卸檢查、查找備件、領取變頻器進行更換,確定故障原因和維修措施后,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設備搶修,卸車機很快恢復正常運行。搶修結束后,他們又對旁邊的卸車機進行了檢查,排除了設備停機隱患。
類似的搶修經歷,對于檢修班組來說是“常規操作”。正是由于他們行動迅速、技術過硬,生產才得以順暢高效運行。
路在人走,事在人為。這群默默無聞的電儀設備“管家”,一年四季,在寒來暑往中迎難而上,為設備開出“良方”,當好設備的“主人”,保障設備安穩運行,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不斷添磚加瓦。




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