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修號角吹響,職工們扎根裝置現場,往返生活區食堂用餐成為“奢望”。對此,彬州公司職工食堂迅速開啟“移動餐桌”模式——每天按時將裝滿熱菜熱飯的餐車送達作業點位,把一份份溫熱的餐食遞到職工手中,讓“吃飽吃好”成為中修戰場上的“暖心動能”。

清涼速遞:舌尖上的“暑”你貼心
雖已入秋,新民塬的陽光下仍藏著幾分暑氣。鑒于中修期間職工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食堂便每日把“清涼”送進一線:熬得綿密的綠豆湯泛著香甜,新鮮的果子上掛著水珠,解暑飲品和應季水果成為中修期間職工們的“降溫良方”。中修期間,食堂更是把“貼心”藏在細節中:前期暑氣未消時,沙甜多汁的西瓜是“標配”;待氣溫漸降、雨水增多,考慮到高強度作業后腸胃敏感,食堂將涼性的西瓜調整成梨、葡萄、桃子等水果。忙碌之余,職工們喝一口綠豆湯,咬一口清脆的水果,愜意在舌尖化開,連帶著疲憊也減輕了幾分。“太懂我們了!”對這份清涼“速遞”,大家紛紛點贊。

美味升級:餐食里的“力”量補給
中修作業耗力耗神,職工們常因疲憊胃口減退。食堂便在菜品上花足心思,打造“能量滿格”的專屬菜單——增設種類和份量,提供南乳排骨、土豆牛腩、蟹黃豆腐、香鹵雞腿、紅燜羊肉、澆汁驢肉等能量“硬菜”,道道都是高蛋白“補給站”;涼菜區則調整為酸辣口味,幫助職工開胃增食欲;配餐還注重“色味葷素”搭配,紅色的肉食、綠色的蔬菜、黃色的蛋類、白色的主糧在餐盒里相映成趣,既有精心烹調的上好滋味,又含支撐體力的“營養密碼”,職工們捧著餐盤吃得滿足,干勁也跟著“滿血復活”。

暖心直達:征途上的“味”你護航
“要是送餐再早點就好了。”
“想吃口特色小吃。”
“我愛吃饃,就不要米飯了。”
……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大事!”每逢送餐,食堂工作人員都會跟車跑遍6個點位,將職工們對飯菜的意見建議一一記下。很快食堂就有了新變化:送餐時間提前、配送路線優化、貼心增設了豆腐泡、羊肉泡、油潑面等特色小吃。從采購、清洗、切配、烹飪再到裝盒,每個步驟食堂都會細心把關審核,“大家很辛苦,我們多操點心,一定讓大家吃飽吃好!”

一餐一飯總關情,一食一飲暖人心。一份份穿梭在中修現場的餐食,早已超越“果腹”的意義。它藏著采購食材的奔波,裹著煎炒烹炸的專注,也映著優化菜單的用心。每一份清涼,是撫慰辛勞的“暖心貼”;每一口熱飯,是驅散疲憊的“能量劑”。正是這份“舌尖上的守護”,讓職工們在中修戰場上既有攻堅克難的“硬實力”,又有被牽掛的“幸福感”。相信帶著這份溫暖,彬州公司定能圓滿完成中修任務,為后續生產繪就堅實藍圖。




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5號